语言

 

中文

 

English

 

CopyRight © 2023 中科聚信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46623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156号

实现普惠小微贷款“两增”目标!银行业聚焦信贷供给再发力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2/06/17 16:46
【摘要】:

“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难度加大。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陆续复工复产,正常经营与扩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将明显上升,普惠小微领域贷款会有较大且急迫的需求。”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

 

随着全国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全国各地正在加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步伐。小微企业连接着成千上万个家庭和就业,是稳定经济的“基本盘”,也是复工复产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让小微企业“满血复活”,银行的信贷投放是最直观、最重要的体现。

 

6月9日,银保监会召开小微金融工作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围绕当前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银保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确保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

 

 

发挥“头雁”作用 让普惠小微贷款稳增多增

 

聚焦信贷增量供给再发力,上述专题会议提出,2022年,国有大型银行要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在连续3年对国有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提出要求后,今年却用1.6万亿元的贷款增量目标代替了原来的贷款增速要求。

 

对此,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增长放缓、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如依照去年设定30%的增速目标难度较大,1.6万亿元的增量目标相对合理。

 

在当前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考验之下,加大信贷投放已经成为银行业当前以及全年的重要任务。今年二季度以来,国有大行继续发挥“头雁”作用,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向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倾斜力度持续加大。

 

“今年前5个月,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拓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特别是在区域发展平衡方面,东北、西北地区11家分行普惠贷款增速均超过各行贷款平均增速。”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6月8日,农业银行出台了23条措施帮扶小微企业纾困发展,提出2022年普惠贷款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目标,推动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上年进一步降低。

 

在加大对市场受困主体的金融支持方面,邮储银行也表示,将持续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重点加大首贷户信贷支持和推动信用贷款发展;持续落实各类支持普惠小微企业政策和尽职免责要求,持续增强基层“敢贷、愿贷”的积极性。

 

“在信贷利率下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等多项举措的推动下,今年二季度,普惠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得到大幅改善。”王运金分析称,“在多项政策落地后,6月将成为普惠小微信贷发力的开启阶段,但融资需求恢复仍需一段时间,6月信贷增长可能不会太快。预计今年二季度,普惠小微新增信贷将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 稳住经济发展“底盘”

 

政策持续利好,地方法人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正在被激发。

 

“加大普惠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从2022年二季度起,人民银行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提供的激励资金比例由1%提高到2%。按照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给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将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意味着地方法人银行增加普惠小微贷款的意愿和能力均有望提高。

 

“该举措一方面给予地方法人银行现金奖励,提高银行对普惠小微贷款延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法人银行因贷款延期而无法收回再贷的资金周转压力。”王运金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地方法人银行更多地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对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压力、快速恢复生产经营起到较大作用。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已有众多小微企业主享受到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带来的政策红利。

 

在南京市鼓楼区,一家主营小吃餐饮服务的饭店至今已经经营20余年,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好评。在新一轮疫情影响下,餐饮等接触性服务行业经营困难,这家饭店也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困境。

 

“我们在江苏银行的贷款马上就要到期了,受疫情影响,饭店的资金周转面临压力。”饭店相关负责人说。

 

了解到企业情况后,江苏银行积极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助企纾困,相关支行第一时间组织走访对接,结合客户经营情况及实际需求,于贷款到期前及时完成无还本续贷300万元,利率仅为4.36%,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有效满足了客户正常经营资金需求。

 

政策红利同样也在浙江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今年5月,首批8.0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落地浙江,支持了128家地方法人银行向普惠小微市场主体扩大贷款发放804.11亿元。一季度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7%,全省共有3.26万户从未获得过贷款的小微企业首次获得信贷支持。

 

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加速跑”

 

“在疫情严重期间,我们用于采购核酸检测试剂和检测仪器的资金严重不足,无法向当地的合作医院及时提供检测设备。”上海市某医疗器械和用品批发销售公司的负责人说,“好在工商银行及时为我们发放了500万元贷款,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通过“抗疫贷”“经营快贷”“e抵快贷”等线上产品,为企业提供自动审批、随借随还的线上无接触的融资服务。截至目前,“抗疫贷”累计为上海小微企业提供授信超过3亿元;“经营快贷”累计为9万余户上海小微企业提供授信达800多亿元。

 

5月26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生命周期、所属行业、交易场景和融资需求等特点,持续推进信贷产品创新。

 

疫情防控期间,多家金融机构都在推动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满足小微企业更加灵活的用款需求。

 

为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普惠金融“助企复工贷”产品包,助力上海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速跑”。

 

“‘助企复工贷’产品具有期限灵活、额度充足、担保方式多样等特点,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客户单笔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年,单户授信金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普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快经贷”“商车贷”“产业园区贷”“创业贷”……兴业银行力保市场主体,鼓励各分行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创新开展个人经营贷业务,为不同行业、不同经营群体提供了融资支持。截至2022年4月末,兴业银行共计落地逾200个“兴惠贷”特色服务专案,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有效满足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需求,为地方经济注入生机与活力。

媒体联系

 

电话: +8610 8302 0198

传真: +8610 8302 0197

邮箱: marketing@scai-global.com